1、嚴格遵守養老機構的各項規章制度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矩也就是規章制度,是我們應該遵守的,用來規范我們行為的規則、條文,它保證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項事業成功的重要保證。所以一個好的養老機構應建立健全合理的、實用的、人性化的各項規章制度。而一個優秀的護理員應該帶頭執行機構的各項規章制度。
2、認真寫好護理日志
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不光要有勤勞的雙手,更重要的是面對工作的態度,良好的護理服務態度是實施整體護理、提高護理質量、為老人提供最佳服務的關鍵。所以護理日志作為工作責任可供歷史檢閱的一個文件,是機構中很重要的文字檔案。而且護理日志可以便于下一位接班的養老護理員可以更好的為老人提供服務。
3、認真做好交接班工作
為了保證工作的嚴謹性和工作質量,我們養老機構護理員要做好嚴格的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有“十不接”。
(1)長者情況不清,不接;
(2)房間不整潔,不接;
(3)長者晨間護理未做,不接;
(4)床鋪不整潔,不接;
(5)長者尿墊不及時更換,不接;
(6)長者送洗衣物不詳,不接;
(7)長者藥物不清,不接;
(8)房間物品丟失、損壞未交,不接;
(9)重癥長者未床頭交,不接。
(10)護理記錄不完整,不接。
4、認真觀察長者的身體狀況變化
老年人身體器官逐步退化,抗病能力或免疫力比較低。老年人的身體狀況是養老護理員要觀察的第一要素。要特別注意長者身體狀況有無明顯變化;生活狀態有無變化;對于這些變化要及時向有關負責人報告和交流。
5、做好長者的日常身體檢查和記錄工作
檢查的次數和內容根據自己機構里情況決定,長者身體檢查記錄要盡量詳細,要保管好,以備長者就醫使用,而且對于長者身體檢查要根據不同身體狀況進行不同重點檢查。
6、長者有病情變化要及時匯報并送醫院
我們知道老年人大多數都有多種慢性病,而且容易生病。因此要特別注意由氣候及老年人自身身體情況的變化引起的病情變化。
7、認真觀察長者的心情心理變化,引導長者向良好的心理狀態轉化
長者在養老機構里遠離親人,缺少親情的關懷,因此多有心理問題,作為一名優秀的護理人員,要善于引導長者想良好的心態轉化。
8、要注意長者的心理變化,及時向院里和長者家屬匯報并提出護理建議
據調查顯示,隨老齡化的加劇,老年人犯罪率提高,自殺率也提高,護理員要特別注意,而且有充分認識,學會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9、對慢性病長者要提出特別的護理建議
7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有三種以上慢性病,所以養老護理員要引起特別重視,要建立慢性病檔案,建立特別的護理方案,要做好藥物的備份,要加強護理。
10、對長者的日常用品、食品、藥品、身體鍛煉、嗜好、生活習慣給出合理實用的建議
11、要學會協調與長者家屬、親友的關系
長者在機構居住一段時間以后,養老護理員和長者的家人和親友會接觸的自然多起來。所以優秀的養老護理員要注意協調好與他們之間的關系。包括就是與長者子女的關系,與長者孫輩的關系,與長者戰友的關系,與長者同學的關系等等,這樣當出現分歧的時候事情也要好處理的多。
養老機構是一個特殊的社會服務機構。科室設置也會比較多。一個優秀的養老護理員要提高自己的服務質量肯定會和各個科室打交道,所以必須要和各科室之間協調好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服務。
13、最好有自己的生活日記
優秀的養老護理員要有良好的修養、高尚的道德品質,要創造自己的良好品牌,為養老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對于生活日記不是說必須有才是優秀的護理員,但是有絕對是錦上添花的一件事。還可以適當的通過這項工作保護自己,譬如出現一些長者的病情或者安全事件時,你這有幾天前,幾十天前或者幾個月前的基本情況記錄,對于工作中的某些職責的追查是有很大幫助的。把護理中的重要事件記錄下來,對于提高自己的護理工作服務質量也有很好的幫助。
所以,養老護理人員,他們不僅工作辛苦,心理上的堅忍更是讓人敬佩,同時他們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目前護理人員缺口這么大,優秀護理員這么難得,希望社會能給養老護理員們更多的重視和關懷,給予他們認同和支持,早日補齊國家養老人才缺口,提升養老護理人員服務質量。
信息來源:中國養老研究院